欢迎光临杏彩体育·(中国)官网登录入口!

行业资讯

杏彩体育注册南阳市:忠诚担当 落实见效 建设大美南阳

文字:[大][中][小] 2023-07-01     浏览次数:239    

  西峡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核心涵养区,是全省第一林业大县。近年来,西峡县立足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局,牢固树立“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紧扣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主题,以资源增量、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要目的,全面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西峡县获得“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省级林业生态建设县”等称号。

  实施三大工程,建设生态优县。西峡县委、县政府把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生态优县”作为全县整体工作目标之一,重点抓好三大工程建设。一是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增强生态资源实力。2014年完成营造林29万多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76.8%。着重发展名优经济林基地,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二是开展蓝天碧水创建工程。围绕涵养水源、保护水质,投入近4亿元,建设了27个垃圾、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无害处理、达标排放,确保了绿水长流。三是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把350多万亩生态公益林、天保林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促使山林休养生息。

  采取四项措施,增加森林资源。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政策引导、全民参与”的原则,采取四项措施,不断增加资源总量,优化生态环境。一是开展通道绿化。投入2000多万元,高标准完成了境内近500公里的高速、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绿化美化,把干线公路建设成为绿色景观大道。二是开展项目造林。完成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等项目造林10.4万亩,造林工程精品率在70%以上,位于全省领先位次。三是建设产业基地。在312国道沿线乡镇打造了百公里猕猴桃长廊。发展绿化苗木基地5000多亩,成为省内外知名园林绿化苗木产销基地。四是创建美丽乡村。筹措600多万元资金,用于乡村绿化美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了黄狮、简村、前营三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和180个村的环境整治行动,在综合考评中位居全省先进、南阳第一。

  发挥资源优势,培强四大产业。突出林业资源优势,着力培强四大高效生态经济产业。一是培强猕猴桃产业。全县猕猴桃基地总面积达到11万亩,年产量4.8万吨,基地规模和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二是培强山茱萸产业。全县已发展山茱萸基地22万亩,年产量4000吨,占全国山茱萸年总产量的一半。三是培强林产品深加工业。以宛药为龙头的林产品深加工企业达30多家,年产值在20亿元以上,产品出口总量居全省前列。四是培强林游产业。发挥森林自然景观优势,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已创建以5A级老界岭、恐龙遗迹园景区为主体的旅游景点10多处,建成农家宾馆210多个。

  强化保障措施,推进生态建设。县委、县政府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一是强化项目支撑。2014年共争取林业生态建设项目14个,资金总额8000多万元,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每年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猕猴桃等产业基地建设。对生态经济建设项目进行以奖代补,资金在500万元以上。三是创新发展机制。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实行合同招标,提高建设成效。主动服务好土地、林权流转工作,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014年,全县流转山林6.11万亩,涌现出百亩以上的造林大户30多家。7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林业、加强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党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林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和林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市林业建设成效明显。全市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全市林地面积达1276万亩,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活立木蓄积量达2047万立方米,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森林覆盖率达到35.2%。

  超额完成了2014年度营造林任务。据核查,全市共完成营造林140.29万亩,占省下达任务133.91万亩的104.76%,占全省营造林总任务近六分之一。其中,造林52.95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87.35万亩。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现场会在内乡县召开,学习推广南阳经验。一是高标准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年度造林任务。干渠两侧按照100米宽的标准规划造林,重要部位重要节点重点打造,2014年共完成造林32891.7亩,占年度规划任务的100%,造林成活率达92%,成为南阳生态建设的精品和亮点工程,受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省政府的高度评价。二是完善提升通道绿化水平。抓住迎通水工作开展的有利机遇,突出抓好迎通水线路高速公路两侧及渠首周边的补植提升工作。据统计,迎通水线路高速公路两侧共完成造林15271.2亩,占年度规划任务的100%。渠首及周边绿化作为重点部位打造提升,共植树50万株,铺种草坪5800平方米,森林景观基本形成。三是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造林。全市完成长防林工程造林9.6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4.4万亩,占任务的100%。

  特色经济林和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据统计,全市新发展经济林15.2万亩,占任务15万亩的101%;新发展花卉苗木6.4万亩,占省下达任务2.5万亩的256%。组织参加中国山东莱州第23届月季花展,荣获特别金奖2个、金奖2个、银奖1个;成功举办了南阳月季花展,月季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全市林业产值预计达到137亿元。

  院市科技合作卓有成效。深化与中国林科院的科技合作,双方签订了《渠首水源地林业科技服务项目协议》,在我市启动了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国家林业科学数据平台、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定位站等4个科技合作项目,林科院投入资金206万元用于南阳科技兴林工作。启动实施林业科研课题项目30个,组织申报国家、省科技兴林项目8个。

  森林资源管护力度不断加强。全市共查处各类林业案件2209起,行政处罚2030人次,逮捕拘留265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审核上报征占用林地手续46起,面积310.765公顷;全年实际采伐林木13.79万立方米,占年度限额72.0762万立方米的19.13%,远低于年度森林采伐限额指标;林木凭证采伐率、林木采伐许可办证合格率均达96%,征占用林地审核率达92%,完成了省定目标任务。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去冬今春全市发生森林火灾68起,过火林地面积55.01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06%。,低于省下达的1%。控制目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93.1万亩,成灾率控制在1.9%。,低于省定3.5%。的目标。加强森林(湿地)公园建设,组织申报晋升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森林(湿地)公园。启动白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紫山植物园建设工作。加强全市606万亩国家、省级公益林和698万亩天然林资源保护。

  2015年,全市要完成营造林144.12万亩,其中造林60.99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83.13万亩。新发展特色经济林8.68万亩,花卉苗木2.88万亩。全市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率、伐区内林木凭证采伐和办证合格率在90%以上;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5%。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全市林业产值增长14%以上。为切实做好今年林业工作,促进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服务大美南阳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抓好重点区域、重要部位造林绿化工作。大的绿化思路是抓好“三区三带”(伏牛山地生态区、桐柏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沿白河生态涵养带和沿淮河生态保育带)建设。2015年的重点工作:一是高标准推进南水北调干渠绿化工作。对去年冬天的造林加强管护,完善提升绿化水平。对2015年新造林,搞好土地流转,高标准造林,3月底前完成绿化任务,力争建成全市的精品、样板工程。二是完善提升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通道绿化水平。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重点搞好补植补造和完善提升工作,加大生态景观树种比重,达到林带宽度要求。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农田林网建设,提高通道绿化水平。三是加快推进白河生态防护林带建设。按照两侧各100米宽的标准,因地制宜,建设生态防护林带,重点地方建设景观林,力争2015年建成贯穿白河上下游,集城市防护和景观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廊道。四是抓好中心城区外围绿化美化工作。市中心城区外围按照“一环四带六园六线九山”(“一环”:环城高速;“四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廊道、白河生态防护林带、白桐干渠生态林带、潦河生态防护林带;“六园”:白河国家湿地公园、兰湖省级森林公园、独山省级森林公园、紫山植物园、黄台岗森林公园和城市西郊森林公园;“六线”:城市六个出入市口;“九山”:南阳市周边的独山、紫山、羊山、磨山、塔子山、蒲山、丰山、隐山、遮山),构建城市周边以道路、河流、山体为骨架,融生态防护功能、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防护网络,建设成高标准的城郊森林公园。五是抓好国家、省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上级下达的工程造林任务。

  抓好“两园一带”建设,带动全市苗木产业发展。以“两园一带”示范区(卧龙区月季产业园、南召县辛夷玉兰产业园、百公里花木长廊)建设为重点,明年在稳步推进扩大规模的同时,重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做文章,突出打造玉兰、月季两大特色产业,建设以花卉苗木、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带。

  精心筹备举办好2015年中国月季花展。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已批准我市举办2015年中国月季花展。目前,市林业局制定了《2015年中国月季花展筹备工作方案》,并与中花协月季分会进行了充分对接。

  加快推进林业改革。一是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提高家庭承包率,到2015年年底,争取集体林地家庭承包率达到85%。建立县级林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庭,加强林业合作组织建设,开展林业科技与法律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二是探索国家公园试点。按照保护优先、科学规划、依法管理、试点先行的原则,争取省政府、省林业厅支持,杏彩官网注册批准南阳实施试点建设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制订《南阳市国家公园建设总体规划》,稳步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完善我市自然生态保护体系。三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根据生态区位、资源状况,实行分级分类补偿,争取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等重要区域的公益林纳入国家、省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四是建立健全多元化林业投入机制。完善政策,创新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工商资本投资开展造林、抚育、林产品加工等林业经营活动。

  强化森林资源管护。继续组织开展森林保护年活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乱占林地、乱捕乱猎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加强伏牛山、丹江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白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兰湖省级森林公园和紫山植物园建设,争取申报一批新的森林(湿地)公园,扩大保护面积。抓好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控,做好飞机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抓好责任制落实和各项防扑火措施的落实,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林业生态建设的收官之年。全市林业工作以党的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统揽林业工作全局,以深化林业改革为动力,坚守林地“绿线”和湿地水域“蓝线”,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增强林业产业活力,提高林业质量和效益,实现森林“双增”目标,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大美南阳作出新的贡献。7

  今天,是我国第37个植树节。植树造林,是福荫子孙、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引导全市各界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强力推进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当前要抓好春季植树的有利时机,在全市范围内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好全民植树活动的开展,使群众的绿化和环境意识得到提高。同时,谋划好2015年林业工作,坚守林地“绿线”和湿地水域“蓝线”,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增强林业产业活力,提高林业质量和效益,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大美南阳作出新的贡献。

  方城县内南水北调中线公里,占南阳段的三分之一,涉及8个乡镇55个行政村,生态廊道规划面积20606亩。2013年9月以来,方城县委、县政府按照南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高标准打造“生命之渠、生态之渠、景观之渠”的要求,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原则,把廊道绿化作为全县生态建设的重要工程,迅速成立机构,制定优惠政策,推进土地流转,落实大户承包,创新造林机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干渠两侧新造林带2.1万亩,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实现一次成林、一次成景。

  组织领导到位。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的保障。县委、县政府成立廊道绿化领导小组,召开县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和推进措施。实行县处级领导包乡镇包渠段的包建责任制。县委褚清黎带领县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多次深入施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并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县长康连星主持召开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制定廊道管护的长效机制。乡镇主要领导都亲自挂帅,坐镇指挥。层层强化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为廊道绿化奠定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政策支持到位。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的优势条件。县财政对南水北调生态廊道工程的土地流转、造林苗木和经营管护等进行扶持。明确并落实了对中线干渠两侧流转土地、生态林长期补助、造林苗木实行定补等相关政策。两年来,县财政投入廊道绿化资金多达1.3亿元。

  技术指导到位。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市林业局的指导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对重点打造的垭口生态园聘请省林业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对其他节点处,宽度延伸到200米~300米。施工中,挖大穴、栽大苗、浇大水,左右成行,整齐划一。林业局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分包乡镇和造林承包大户,责任到地块,全程跟踪服务,确保一次成林,一次成景。

  部门服务到位。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的坚实基础。县直相关部门和沿线乡镇切实为造林承包大户提供优质服务。2014年6至7月,面对严重旱情,充分挖掘水源,及时组织机械,全力抗旱保苗,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打井配套279眼,确保了苗木的成活率。

  督查奖惩到位。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手段。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效能室、县绿委成员单位组成督查组,巡回对乡镇行动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实行日督查、日通报,周排序、月观摩,推动廊道绿化整体推进。在此基础上,县政府相继拿出200万元对先进乡镇和造林大户进行奖励,对落后的乡镇进行行政问责。

  如今,干渠两侧绿树成行,郁郁葱葱,如诗如画,一望无际;香樟、女贞、紫玉兰、广玉兰、枇杷、桂花、雪松、石楠等风景树亭亭玉立、苍翠欲滴;核桃、桃、梨等经济林多姿多彩、生机勃勃;一道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生态景观带已经展现在干渠两岸。

  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廊道工程不仅增加了绿量、保护了水质、扮靓了方城,而且激发了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的生机与活力。围绕建设高效生态示范县总体目标,坚持“大生态、大绿化、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林业生态省建设项目为依托,以科技为手段,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强力发展林业产业,全县林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县林业林地面积112.4万亩,森林覆盖率28.91%,林木覆盖率30.16%,活立木蓄积量126万立方米,城市人均绿地面积11平方米。5

  去冬以来,唐河县把植树造林作为全县工作重点之一,把沪陕高速(唐河段)通道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作为全县的窗口工程强力推动,狠抓落实,标准高、力度大、效果好,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已完成营造林任务5.71万亩,占任务6.12万亩93.3%。

  领导重视,工作推动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以高速公路为主的通道绿化和以30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为主的农田林网建设,对两个项目的规划、调地、转制、整地、栽植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时间、标准和措施要求,把这两项工作作为乡镇“一把手”工程,作为全县林业工作第一工程强力推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县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高速绿化工作;县“”期间,县委、县政府又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并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去年11月中旬以来,由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先后开展了9次专项督查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明确重点,标准落实到位。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沪陕高速实行双侧造林,单侧林带宽50米,植树10行以上,内侧栽植4行以上常绿树种,确保全线贯通;国道按照双侧栽植树木10行以上,其他道路栽植树木5行以上的标准,高标准进行绿化,确保单一树种比重不超过50%。为确保苗木质量,县政府组织林业局成立了苗木采购验收小组和苗木栽植监督小组,严把苗木采购关和苗木栽植关。苗木采购时县、乡两级技术人员要到苗圃进行实地把关,对合格苗木进行打号,未打号苗木不能采购;苗木随挖随运,运输途中损伤的苗木不能下车;验收合格后,苗木合格证由县乡两级共同把关签字、乡镇政府盖章。栽植时由县林业局进行技术指导,会同乡镇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栽植模式施工,挖大坑,浇大水,深埋实栽,不合格苗木不下地,确保栽植成活率。

  严格措施,机制转换到位。在今年林业生态建设中,我县主攻机制转换难点。一是要求高速沿线土地全部置换,签订合同,明确业主,外侧开挖深宽各不低于50厘米的隔离沟,保证通道绿化用地。二是由各乡镇组织业主严格按照标准造林,造林合格后根据年终验收结果兑现奖惩,对于质量符合标准且苗木成活保存率在95%以上的乡镇,县财政对成活的每株合格绿化苗木给予60元补助;成活保存合格率在90%以上的每株合格绿化苗木补助50元;低于90%的,不补助苗木款。三是苗木由县或乡镇政府统一把关采购,业主组织栽植,年终成活保存率低于90%的,每损失一株扣除资金50元。目前,全县高速绿化已全部机制转换到位,落实了造林业主。

  强化督查,重奖重罚到位。县委、县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采取日常督查、高位督查、专项督查与观摩评比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一是组成四个督查组分包乡镇,实行全程督查。由县委、县政府“两办”和林业局技术人员组成专项督查组对高速公路、高速连接线、项目区内的农田林网的重点工程进行专项督查,限期完成任务,每次督查结果都在县电视台进行通报。同时,县政府督查室每周下发专期督查通报,层层加压。二是县财政拿出3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在1月底、3月初和3月底组织三次考评,每次考评设造林进度奖和造林成效奖,每个奖项各奖励资金50万元,奖项分别设一等奖1名,奖励资金15万元;二等奖2名,分别奖励资金10万元;三等奖3名,分别奖励资金5万元。三是今年10月进行一次总评,组织林业、监察、财政等相关部门对沿线各乡镇林木成活保存管护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总结,对于质量符合标准且林木成活保存合格率在95%以上的乡镇,按照县政府的相关文件规定拨付土地流转费和苗木补助费;低于95%的,每低于一个百分点,扣除相应的资金,给予黄牌警告;低于90%的,县政府对该乡镇的林业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土地流转费按成活保存比例拨付。同时,由纪检监察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党政纪责任,对玩忽职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9

  我市是中国林科院确定的唯一一家地级科技兴林示范市。2002年以来,院市双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2012年,双方围绕渠首林业生态建设,突出重点,加强合作。去年,中国林科院党组叶智先后两次带领专家组深入南阳实地调研,加快推进工作开展,成效明显。

  一是与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在林业生态经济建设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协议。中国林科院把南阳作为新品种、新技术研发试验推广基地,将先进技术、优良品种优先在我市试验推广。在花卉苗木、中药材、经济林、以杨树为主的用材林等林业产业发展方面给予重点指导,帮助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生产加工等方面的先进成果。在渠首生态建设、苗木花卉、森林保护和湿地保护、森林资源监测、渠首生态定位观测等方面论证申报一批重大课题项目,并协助南阳向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争取立项。

  二是编制了《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林业建设规划》。由中科院院士、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唐守正牵头,以林业生态建设“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为目标,编制完成了《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林业建设规划(2013-2020年)》,突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环库生态隔离带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高效生态林果业发展项目及林产品加工项目等,实现林业高效生态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三是中国林科院在2014年度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资金中特立“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林业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由中国林科院院省科技合作办公室牵头,组织4个研究所、2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管理中心高层专家,分为国家林业科学数据平台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组、石漠化治理组、生态站建设组、项目培训及协调组和项目建设组6个工作组,合力推进项目实施。①库区遥感专题数据集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生态建设基础数据集和卫星遥感监测数据集采集工作。②新优品种选育和繁育基地建设。完成了渠首地区重点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考察筛选、育苗繁殖基地的选地及有关外业调查工作。③示范区石漠化治理、石漠化监测点建设。目前完成了石漠化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建设和测流堰建设选址、“石漠化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和“水库集水区小流域径流泥沙监测设计方案”制订工作。④生态站建设。制订了森林生态和环境梯度通量塔观测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基本完成森林生态和环境梯度通量塔基础设施建设及安装工作。

  四是培训人员,加大投入。中国林科院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对我市科技人员加强培训,举办了优质核桃栽培、林木种质资源发掘利用与新品种选育等内容的培训,培训林农技术人员500余人次。中国林科院拿出资金281万元,用于双方科技合作项目。

  五是利用中国林科院高端平台优势。由中国林科院科技信息所对南阳市森林与湿地综合效益进行科学评估,编制完成了《南阳市森林与湿地综合效益评估报告》。5

  2010年桐柏县埠江镇、社旗县晋庄镇、邓州市腰店乡、西峡县回车镇、宛城区金华乡、宛城区溧河乡、镇平县遮山镇、卧龙区王村乡、方城县广阳镇

  2011年卧龙区龙兴乡、淅川县寺湾镇、唐河县马振抚乡、西峡县丁河镇、南召县云阳镇、镇平县镇、方城县柳河乡、社旗县朱集镇、桐柏县大河镇

  2012年西峡县双龙镇、淅川县仓房乡、淅川县盛湾镇、南召县城郊乡、唐河县祁仪乡、唐河县毕店镇、桐柏县固县镇、社旗县李店镇、社旗县郝寨镇、卧龙区石桥镇、宛城区瓦店镇

  2013年西峡县二郎坪镇、淅川县马蹬镇、内乡县赤眉镇、方城县博望镇、内乡县余关乡、唐河县桐寨铺镇、镇平县曲屯镇、社旗县桥头镇、卧龙区青华镇、宛城区茶庵乡、新野县歪子镇

  2010年方城县检察院、中国人民解放军72506部队、南阳市一中、邓州市二中、邓州市湍河办事处、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南阳市支队

  2011年方城县林业局、西峡县城建局、新野县政府办公室、唐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河南丹江大观苑旅游有限公司、南阳市二十一小学

  2012年南阳理工学院、南召县委机关、南阳市博物馆、镇平县法院、河南天冠工业沼气有限公司、桐柏县三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2013年南阳市委办公室、南阳市财政局、南阳市检察院、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养生殿酒业有限公司、淅川县检察院、淅川县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基地、内乡县久联神威民爆器材公司、方城县法院、镇平县雪枫中学、新野县公安局、南阳市民兴茧丝绸有限公司

  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市林业局、市南水北调办、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双拥办

  淅川县国土面积423万亩,林业用地230万亩,其中有林地192万亩。去冬以来,我县以“保水质迎通水”统揽工作全局,强力推进高效生态林业建设。至目前,全县共完成造林13.8万亩,占市下达任务的105.8%。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突出造林重点。渠首绿化,高标准完成干渠两侧840亩造林遗留任务,完成内邓高速、渠首大道和汤禹二山补植补造苗木1.5万株,实现渠首“满目苍翠、姹紫嫣红”的目标。通道绿化,以县内主要公路两侧第一层山脊线以内宜林荒山为重点,采取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植绿与育花种草相结合,着力打造生态廊道景观带,共完成荒山造林5.8万亩。围城绿化,重点抓好凤凰山森林公园补植补造、上集镇槐树洼优质种质资源基地建设以及林业产业展示园建设。围镇围村绿化,在乡镇建成区外围30米、村庄周围20米区域内营造环镇村防护林带,在村内公共场所、道路两旁和宅荒地,采取乔灌草藤相结合实施组团式、立体化绿化。林业产业发展,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发展思路,在环库区重点发展软籽石榴产业,持续培育竹子和油牡丹产业,不断壮大核桃产业。以福森集团和淅川竹博园等企业为依托,新建以软籽石榴、金银花、黄金梨为主要原料的饮料加工业,拉长林果产业链条。

  二、创新造林机制。一是市场化运作。把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全部推向市场,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公司参与建设。对中线干渠、生态廊道和高效生态林业发展等重点工程,通过市场运作,引进泓森、河南繁华林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及种植大户,实施专业化施工,共投入资金1.2亿元。二是政策引导。县政府出台了对软籽石榴、竹子、核桃等林业生态产业发展扶持意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扶持高效生态林业发展,做到基地建在哪里,项目就跟进到哪里,实现财政、林业、水利、电力、交通等项目全覆盖。三是完善造管机制。采取“栽一管三”模式,要求每个山区乡镇完成荒山造林示范工程500亩~1000亩,除省提升规划投资外,县政府第二年对管理补植每亩补贴100元,第三年对管理每亩补贴50元,使造林者既注重造林数量,也注重造林质量,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三、强力抓好管护。一是实施封山育林。对新造林一律封山育林。去冬以来,共完成机械围栏50公里,并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制度,禁止在林区内砍柴放牧、采矿采石等活动。二是加大巡护力度。制订新造林地护林防火预案,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组建乡级护林防火专业队15支、村级护林防火专业队82支,对400多名护林员加强培训、定岗定责,管护成效与护林员报酬挂钩。三是加大执法力度。森林公安、林政稽查等林业执法队伍坚持24小时值班制,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对人为毁坏幼树的,一经发现,依法严厉打击。

  四、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明确责任。成立县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为副指挥长,县直相关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加强对造林工作的领导,明确乡镇主要负责人是林业生态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二是强化督查。由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带队,对各乡镇造林情况每两周进行一次督导检查。三是严格奖罚。县委、县政府大幅提升造林绿化在绩效考评中的分值比重,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任务完成好的乡镇给予重奖,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予以重罚。9

  2000年,卧龙区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月季之乡杏彩体育注册南阳市:忠诚担当 落实见效 建设大美南阳。近年来,卧龙区把以月季为主的花卉产业作为建设“宜居卧龙、美丽卧龙”的抓手,以S333东改线月季产业带为核心,采取政策扶持、示范带动、节会推动等措施,实现了产业发展标准化、产业化、集群化。目前,全区花卉企业共有103家,种植面积合计4.2万亩,其中月季种植企业51家,面积3万亩,年销苗木2.2亿株,年供应量、出口总量占国内的80%以上,产值3.2亿元,出口创汇近380万美元;其他花卉苗木企业52家,种植面积1.2万亩,年销女贞、桂花、法桐等20余种经济林苗木500余万株,产值1.2亿元。

  强力搭建平台。成功举办五届月季文化节,依托这一平台,既吸引了八方来客,推介宣传了花卉苗木种植企业和大户,又围绕花卉苗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循环生态农业等领域开展招商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累计引进超千万项目25个,超亿元项目3个,合同引资额近10亿元。形成了“节会展产品,产品带产业,产业促生产,生产增效益”的良好格局。随着文化节知名度提升,自2013年起月季文化节升格由省花协主办,2015年将再次升格,由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主办全国性专题展会——中国月季花展。

  大力宣传造势。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加大卧龙花卉苗木产业宣传力度。一是组织专业人员制作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走遍中国》栏目中滚动播出。二是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绿色时报》、《中国花卉报》、《河南日报》等主流报刊发稿近20篇。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网站发布卧龙月季产业发展的动态信息,起到了良好的推介作用。

  多方配套服务。为了全面提升社会各界关注月季、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我们在政策、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一是资金扶持。近五年来,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乡镇自筹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奖励、补助规模以上花卉苗木企业,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二是联动服务。整合电力、水利、农综开发等项目,重点用于花卉产业集群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给承包主体吃下定心丸。目前S333东改线作为名副其实的月季大道和花卉苗木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南阳的一张新名片。三是稳增规模。建立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农户自愿,出租、调整、转让、反租倒包、土地入股等相结合的土地流转机制,为花木企业提供稳定的发展基础。现在,东改线以及北部乡镇一些沙土地,也被花卉大户租赁一空,通过换土改良的办法也种上了花卉苗木。

  龙头带动提升。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引导花卉种植由过去零散农户、小作坊式生产向集约化、集团化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公司+基地”、“月季合作社+农户”、“大户+产业农民”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了群雄并举、万花齐放的良好产业发展局面。目前全区从事花卉产业人员7560多人,南阳月季基地、月季合作社、南阳金鹏月季公司被授予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年增收2300元。二是通过协会制定产品行业标准,在定价机制、销售市场、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协调协商,有效避免了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确保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借力引智,通过举办花卉产业高端论坛,邀请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花卉协会的专家教授对南阳的月季花卉产业进行把脉,使花卉苗木产业逐步走上专业化、精品化、产品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如今,在石桥镇,农民给自己打工,在家种上3亩~5亩月季,年收入3万~5万元,既挣钱又不耽误照顾孩子和老人,已成为众多农户的优先选择。发展月季、靠花卉致富已成许多农民的共识。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